一、專業定位
本專業适應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面向機器人設計制造及機器人集成(機器人工作站、機器人生産線)應用領域,培養具有機器人工程及其自動化領域基礎理論、專業素養、工程應用能力,能從事機器人産品開發、設計、制造、管理、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機械、電子技術基礎知識,掌握機器人機構設計與制造、自動控制及集成設計基本方法,具備機器人工作站、智能産線應用能力,能在智能裝備制造、機電企事業單位從事機器人相關的設計制造、應用開發、安裝調試、運行管理、産品銷售及售後服務等工作的“精技術、懂經營、善服務、能創新”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三、培養規格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業機器人工程理論,受到機器人系統集成設計、裝配、調試及編程等基本訓練,具有一定的機器人機械結構和傳動設計、控制設計、裝配、調試、編程、操作等能力,畢業生應具備以下素質、知識和能力:
(一)素質要求
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原理。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3.具備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以及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
4.熱愛專業,具有團隊合作精神。
5.具備良好的美育教育和勞動教育,吃苦耐勞、刻苦專研業務、無私奉獻的精神,培養自我的審美和勞動意識,
6.具備“精技術、懂管理、善服務、能創新”的基本素質。
(二)知識要求
1.具備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主要包括高等數學和自然科學、機械制圖、電工電子、工程力學、控制工程、機械設計基礎等專業基礎知識。
2.具備工業機器人技術基礎、工業機器人工作站系統設計、工業機器人設計與應用、電氣控制與PLC技術、工業機器人編程與仿真等專業知識。
3.了解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與動态,跟蹤行業發展的新知識。
4.掌握現代生産管理基本知識,具備生産經營管理、産品銷售相關知識。
(三)能力要求
1.具備必要的制圖、設計、計算、測試、操作等基本技能。
2.具有較強的計算機編程、外語應用能力和文獻檢索能力。
3.具有機器人系統設計、集成與應用的設計、安裝、調試、編程控制等能力;較強的工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自學能力、具備對機器人技術拓展應用的能力。
4.具有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的能力。
四、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結構及學時學分比例表
課程類别 |
課程性質 |
學分 |
占總學分比例 |
理論學時 |
實踐學時 |
|
通識課 |
公共必修課 |
必修 |
39 |
23.5% |
528 |
200 |
公共選修課 |
任選/限選 |
10 |
6% |
120 |
40 |
|
合計 |
49 |
29.5% |
648 |
240 |
||
專業課 |
專業基礎課 |
必修 |
29 |
17.5% |
430 |
34 |
專業核心課 |
必修 |
25 |
15.1% |
400 |
56 |
|
專業選修課 |
限選 |
20 |
12% |
352 |
37 |
|
合計 |
74 |
45.8% |
1156 |
108 |
||
集中實踐課 |
必修 |
34 |
20.5% |
12 |
884 |
|
拓展課 |
任選 |
9 |
5.4% |
144 |
0 |
|
合計 |
166 |
|
1893 |
1251 |
核心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A 、機械設計基礎、控制工程基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機器人技術A、電氣控制與PLC、液壓與氣壓傳動A、機器人系統設計、機器人傳感與測試技術。
主要的專業實驗/實訓:電工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工程材料實驗、工程力學實驗、控制工程基礎實驗、機械設計基礎實驗、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實驗、液壓與氣壓傳動實驗、電氣控制與PLC實驗、機器人技術實驗、機器人傳感與測試技術實驗、機器人系統設計實驗、專業認知實習、制圖實訓、金工實習B、電工電子實習、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電氣控制與PLC課程設計、工業機器人編程與仿真實訓、雙臂機器人編程控制、工業機器人裝配與調試實訓、工業機器人工作站綜合實訓、機器人工作站故障診斷與維修、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
五、師資隊伍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能夠滿足專業的各門課程的教學需求。有12位專業教師,其中教師隊伍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講師4人,工程師1人,其中高級職稱占58%;碩士10人,碩士以上學位占83%。
專業負責人在機械制造及機器人應用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熟悉并承擔機器人工程專業教學工作。其餘教師均具備機械電子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其自動化專業學科背景。
六、教學條件
本專業共有15個專業實驗室,主要包括:PLC西門子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電力電子技術實驗室、傳感器實驗室、機器人原理與控制實訓室、機器人應用實驗室、機器人仿真與離線編程實驗室、機器人創新與競賽實驗室、虛拟産品開發實驗室、液壓與氣壓傳動實驗室、機械設計實驗室、機電一體化實驗室、創新機器人實驗室。設備總資産近2000萬元,可用于該專業的教學實驗設備(1000元以上)近3000(台/件)。
本專業依托以廣東省工業機器人集成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産學協同育人實踐基地為實踐平台,與行業内企業深度合作,推動産學研深度融合,先後與廣州園大智能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等10餘家企業共建校内外實踐教學基地,每年可接納學生300人次以上,為學生參加工程實踐提供了良好實訓條件。
七、其他亮點
(一)校企深度合作。與廣東三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對學生和教師進行培訓、提供實習、實訓,教師參與企業的項目研發。同時與“學校、企業、研究所”建立三位一體的新的研究和教學模式。
(二)建立創新班。以項目為載體,創新實踐教學,制定大學4年的實踐計劃、從設計到加工制造、組裝調試等過程,實現智能制造全過程能力訓練,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理論和實踐操作結合的能力,作為畢業設計考核一項内容。
(三)建立社會服務工作室、雙師型,名師工作室。以各類工作室為平台,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學科競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地址:十一号教學樓201 電話:020-39729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