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正值助力“百千萬工程”的熱潮,聚火夏鄉實踐隊走進高村,前往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原廣東省省長陳汝棠先生的故居。在這片孕育了無數傳奇與變遷的土地上,我們緬懷先輩的足迹,也深刻感受到了近年來高村乃至整個鄉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汝棠(1893~1961),出身中醫世家,著名民主革命人士,一生經曆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見證并參與了諸多曆史事件,早年追随孫中山革命,參加過黃花崗起義、北伐戰争,為國家、民族複興作出貢獻。他曾當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曆任廣東省衛生廳廳長、廣東省副省長等職務。
來到陳汝棠故居,濃厚的曆史氣息撲面而來,青磚灰瓦,古樸典雅。我們在故居守護人陳伯伯的帶領下緩緩穿行,從陳汝棠先生的生平事迹到他的愛國情懷,從舊時的生活場景到革命鬥争的烽火歲月,每一個細節都讓我們深受觸動。
這幢三間兩廊式硬山頂建築始建于1893年,融合了當時的廣府特色,展現出獨特的建築風貌。兩次間各建有閣樓,兩廊頂為天台,從兩閣樓處可進出天台。
開門進去,隻見屋内陳設簡潔,大廳裡擺放着一張木桌、四張木凳,木桌一側的磚牆上懸挂着多幅陳汝棠先生舊照。照片裡的陳汝棠先生寬額廣頤,面含微笑,濃眉下的眼神溫和敦厚。安靜的照片,安靜的故居,背後蘊含的曆史往事卻是轟轟烈烈。
這次參觀不僅加深了大家對陳汝棠先生生平的了解,更深刻感受到了那個時代革命者的堅定信念和偉大的奉獻精神。
離開陳汝棠故居,我們的腳步并未停歇。漫步在高村的田野鄉間,我們親眼見證了鄉村在新時代的發展。在與村民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得知,在“百千萬工程”的有力推動下,農村不單在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方面有了顯著的提升,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同樣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高村昔日泥濘的小路已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村裡通上了黨群共建的自來水,村民們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對未來滿懷憧憬與信心。
此次高村之行,對聚火夏鄉實踐隊的每一位成員來說,都是一次難忘的經曆。我們不僅學到了許多寶貴的曆史知識,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鄉村發展的不易與希望。我們認識到,鄉村的振興離不開對曆史的傳承和對創新的追求。隻有在尊重曆史、保護生态的基礎上,不斷探索适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徑,才能讓鄉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同時,我們也意識到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為鄉村的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無論是通過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發展,還是通過文化傳承弘揚鄉村精神,我們要踴躍投身到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當中。
陳汝棠像(圖片來源于網絡)
宣傳欄
初見陳汝棠故居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地址:十一号教學樓201 電話:020-39729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