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曆史長河,新橋洋籃編織技藝已逾600年,始于元朝,興于清朝,遠銷海外,被譽為“洋籃”之名,承載了新橋人民的智慧與匠心。從“漂洋過海”的盛名,到鄉村振興的新篇章;從順意工藝廠不斷出品精美洋籃,到高要洋籃文化展示館盛大開館,琳琅滿目的洋籃手工藝品,帶你領略竹編藝術的無限魅力。
據民國《高要縣志》記載,新橋鎮的洋籃編織始創于清鹹豐年間,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是由新橋民間竹器紡織工匠鄧福首創。鄧福自幼就生活在有傳統竹器編織的新橋圩,學會了竹織技藝,并常常自編自賣。由于他編織竹器遠銷海外,專供出洋,故稱“洋籃”,新橋洋籃因此而出名。
到了抗日戰争時期,由于日寇入侵,連年戰火,交通受阻,洋藍的出口和生産陷于停輸。解放後,當地政府大力支持發展編織業,加強技術指導,組織貨源,打開銷路。1976年6月17日,編織業納歸集體企業,實行大隊組織原料,社員加工,産品由集體交售的辦法,按件記工分,統一報酬,當時在竹器生産上實行“四統一”,統一領導,統一經營,統一核寸,統一分配,但也導緻群衆的積極性不高,竹器編織發展受阻,漸漸地,洋籃文化逐漸被人們遺忘。
因此,新橋洋籃編織技藝于2007年3月入選高要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名錄,2009年3月入選肇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名錄。而如今,随着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新橋“洋籃”迎來振興發展的新希望,鎮委、鎮政府結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積極挖掘洋籃産業附加值,把現代元素和創新思維融入竹編技藝,為新橋打造“農業+文旅”特色品牌,以“和美籃鄉、新龍騰躍”為主題實施新橋洋籃複興計劃,打造“新橋鎮精品旅遊路線”鄉村振興示範帶。洋籃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被人們廣泛宣傳。
新橋洋籃編織工藝大體可分為起底、織身、插花、燒花、噴漆、絞口等工序。在編織過程中,以經緯編織法為主,還可以穿插各種技法,如疏、插、穿、削、鎖、釘、紮、套等,使編出的圖案花色變化多樣。竹器編織選擇上等的竹料,刮青開邊,曬成臘黃色後,破成粗細均勻,厚薄一緻的竹片和竹絲,根據需要,有的保持竹子本身自然色澤,有的還需要塗上硝酸,畫成花紋,或染色加工,然後編織。随着時間的推移,新橋洋籃編織不再局限于竹編,藤、木、鐵、塑料、水草等各種各樣的材料均成為新橋人民編織的有利“武器”。小小洋籃匠心獨運,它凝結着新橋人民的智慧和勤勞,洋籃既可供擺設觀賞,又可盛糖果、水果、花卉等,具有藝術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是高要出口外銷的一種特色産品。
在這個驕陽似火的7月,廣理沁鄉突擊隊積極響應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的号召,以“探尋非遺之美,傳承洋籃文化”為主題,踏上了一場别開生面的文化之旅,探訪了位于高要區新橋鎮的洋籃文化。這裡不僅承載着豐富的曆史底蘊,更展現出傳統手工藝與現代創新融合的無限魅力。跟着小編一起來回顧吧!
7月5日,廣理沁鄉突擊隊跟随唐書記,伍書記,和陳站長一起,來到了新橋長湖村。在這裡,整個村子都帶着濃厚的洋籃文化的氣息,也有許許多多的藝術文化牆,感受到了村民對洋籃文化的熱愛和薪火相傳的活力。接着由當地的村民文叔帶我們進村走訪,準備進一步的了解洋籃文化。在文叔的帶領下,廣理沁鄉突擊隊相繼拜訪多位正在進行編織的本地村民,并進行了采訪。更加深入地了解洋籃的傳統編織過程。這使沁鄉隊的隊員們都認識到這項傳統手藝的編織之精湛,也了解到其現在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7月6日,廣理沁鄉突擊隊在唐書記和伍書記的帶領下,再次來到了長湖村,去了解當地特有的“洋籃文化”。之後陳站長帶着團隊成員來到了順意工藝廠。在這裡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木制産品,還有像船一樣的工藝品,正在打磨加工,最終被出口外國,聲名遠揚。此外,該廠還有一個展示館,陳列着各式各樣的洋籃編織品。陳站長給我們講解了新橋洋籃的起源、發展史和各式洋籃的用途。長湖村結合村民所長,為自己量身制定了打造洋籃編織特色村的發展思路更值得我們推廣,我們也将為洋籃非遺文化的傳承貢獻我們的力量。
7月7日,廣理沁鄉突擊隊來到了高要洋籃文化展示館,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中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了新橋洋籃文化:洋籃不僅是實用的容器,更是藝術的結晶。其精美的圖案和細膩的紋理,展現出了獨特的審美價值。無論是花卉、動物還是幾何圖形,都被巧妙地融入到洋籃的設計中,使其成為了一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在這個過程中,隊員們都沉浸在這個由各式各樣的洋籃構成的藝術世界中,也敬佩着各位傳承人對于洋籃發展所作的貢獻,他們的精神也深深觸動着隊員們。
7月8日,廣理沁鄉突擊隊來到了赤坎村,這裡也是編織洋籃的示範村。我們到了這裡,親眼見證了洋籃編織的全過程。從選材、破篾、削蔑到編織成型,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特别是當手藝人老師現場演示時,手藝人老師們的手法娴熟,根根竹篾在她們的指尖翻飛,不多時,一個精美的洋籃便初具雛形。這不僅僅是一種技藝的展示,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7月9日,是我們廣理沁鄉突擊隊來到肇慶高要新橋鎮這個洋籃之鄉的最後一天。于是廣理沁鄉青年突擊隊前往當地鎮政府,找到第一天帶領我們進村探訪洋籃文化的伍書記和唐書記作了工作彙報。随後,沁鄉隊與兩位書記合影留念,也為我們這次的洋籃之旅畫上圓滿的句号。
這個暑期,我們廣理沁鄉突擊隊與洋籃文化來了一場美麗的邂逅。在這次三下鄉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無限可能。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守護和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讓洋籃文化在炎炎夏日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地址:十一号教學樓201 電話:020-39729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