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湛泉師傅訪談
7月14日,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陶塑瓦脊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發展公益項目”社會社會實踐隊出“陶”行動小組深入中山小榄菊城陶屋,在這裡有幸采訪到古建築陶塑瓦脊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何湛泉師傅,走進他深愛的陶塑事業,感受陶塑瓦脊的無限魅力。
人物簡介
何湛泉生于1963年,廣東省中山市小榄鎮人。從小醋愛陶藝,17歲起師從佛山陶塑名匠勞植學藝,主攻嶺南傳統陶塑技藝,擁有近40年的石灣陶制作經驗。從上世紀80年代起,先後承接了珠三角、港澳等地區40多項古建築的陶塑瓦脊修複和新造工程。2016年11月,何泉被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認定為“廣東省首屆傳統建築名匠(陶塑)”。2019年8月,何湛泉被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認定為“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廣東傳統建築陶塑瓦脊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香港魯班先師廟簡介
出“陶”行動小組實踐期間适逢何師傅承接香港魯班先師廟的修複工作,實踐隊成員通過何師傅的講解進一步體驗陶塑瓦脊獨特的魅力。
香港魯班先師廟,又稱魯班廟,位于西環青蓮台,是香港島中唯一一間拜祭魯班的廟宇,現被列為香港一級曆史建築。廟宇建于清朝光緒十年(1884年),屬兩進式建築物,供奉木匠祖師魯班。廟宇設置多堵精巧護牆及大量雕刻塑像、浮雕及壁畫。魯班廟有不少泥塑,頗具地方色彩,在港島廟宇較為少見。此廟的山牆、後牆和墀頭都有泥塑圖案,有“引福圖”,有“學琴圖”,有泥塑兩組,“書圖”,“花卉雀鳥圖”,“醉酒圖”,有不少書法和花鳥動物夾雜其間。
何師傅此次主要對魯班廟的瓦脊進行修複工作,全套瓦脊從香港拆下後運到菊城陶屋進行修複,随後先在香港九龍公園進行一個月的展覽,然後再重裝到魯班先師廟。
何湛泉師傅專訪
問:如何接觸到香港魯班先師廟的修複項目,初次見到廟宇時的感受?
答:說起香港魯班先師廟的恢複,在去年的6月份,這個廟被決定要進行恢複,香港國際委員會去到廣東省古建築協會找到會長,然後其想到了中山小榄菊城陶屋。2023年6月通知我去香港開會,看過瓦脊以後我給了一點意見給他們,他們表示認同,而且覺得我們很專業,于是最終決定由我們來恢複。這個香港魯班廟的恢複和其他的瓦脊恢複比起來更有難度,因為以前做瓦脊和現在不同,在民國時期,石灣君禦制造的兩條瓦脊,在這一百年來,有些已經破爛,有些用别的材料已經修複過,現在隔了一百多年去做修複,無論是泥巴的松疏,釉的一體化,不斷要調節,不斷要嘗試,所以在2024年春節以後,他們把兩條瓦脊卸下來運來了菊城陶屋,于是我們就開始安心的和祖先對話,和祖先合作,一起将這個瓦脊給完成。
問:在與祖先對話和修複的過程中有沒有運用到現代技術?現代技術的發展對陶塑瓦脊有沒有遇到一些挑戰呢?
答:作為我們嶺南的古建築,例如佛山的祖廟,香港的魯班廟等,對文物的要求是以舊複舊,所以基本上都是照搬它原來的樣子去恢複,但是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做舊這方面還是要做舊,泥巴、釉、木材融窯燒制。但是幾十年後的今天,有些工藝是可以與時俱進的,我們通過吸收祖先的東西,如何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一點緯度,加上我們時代的符号,我們就在考慮怎麼利用祖先留下的珍貴的瓦脊傳統文化,在讀懂以後,未來怎麼做。最近讓我感受非常興奮的一件事情就是,南大門大灣區的深中通道,是國人的驕傲,世界頂級的項目,受世人去認同去點贊,與時俱進對于一代工匠,手藝人,去研究怎麼記錄下我們時代的符号,我們也可以去用瓦脊做我們時代當下,對人類,對國家,對世界有貢獻的項目。
問:在從事陶塑瓦脊修複工作中,您有過什麼最難忘或最有成就感的經曆?希望這些經曆能夠走進大學生中,走進大衆視野,讓他們了解到這種工匠的精神。
答:人在這個世上活着,但做的事情卻不同,祖先說的一句話是“人死留名,雁過留聲”,學習太重要了,但是學習過後有一種什麼樣的緯度去運用于自己,為社會為國家做些什麼,我們怎麼在文化自信這一方面,在家門口講好自己的嶺南故事,做好我們嶺南人的本分。陶塑瓦脊就是我們嶺南人的一種非常了不起的文化财富,我們怎麼樣去利用好,青年學生也是,不管是做哪一件事,哪一方面,實際上隻要人能夠笃定一件事情,堅守堅持下去,我相信是有結果的。
通過與何師傅的對話中實踐隊成員們親曆親驗陶塑瓦脊非遺傳承人的技藝和精神,對于其曆史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對其的工匠精神有了更生動的見解。
何湛泉師傅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地址:十一号教學樓201 電話:020-39729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