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刀尖上的書法藝術:探訪潮陽木雕大師姚克信的匠心世界
在機械加工盛行的當下,汕頭市潮陽區的非遺傳承人姚克信師傅,始終堅守傳統手工木雕技藝,他将書法藝術與木雕工藝完美融合,運刀如筆。7月9日,智星築夢實踐隊的成員們走進了他的木雕坊,領略這份匠心獨運,感受傳統技藝的恒久魅力。
傳承人介紹:
姚克信,汕頭市潮陽區人,潮陽祭器木雕制作技藝傳承人。1971年進入潮陽工藝廠工作,1981年創辦雅信木雕工作室,開始專注于祭器木雕制作,作品近百種,融合儒道釋文化,風格端莊華美。作為潮陽木雕非遺傳承人,姚師傅的技藝承襲潮陽木雕精髓,以镂空浮雕、金漆裝飾見長,化尋常木料為藝術珍品,曆經傳統工藝興衰,至今仍親授技藝,推動潮陽木雕薪火相傳。
在木雕坊中,實踐隊隊員對姚師傅進行了專訪。大家帶着對潮陽木雕的好奇與敬意,向姚師傅的藝術生涯、創作心得以及對非遺傳承的思考進行深入了解。
Q1:您從事木雕行業已經有多長時間了?當初是什麼契機讓您選擇潮陽木雕,并将其作為終身職業?
姚克信:我從12歲開始跟随兄長姚克忠學習木雕技藝。我們最初是在家中以作坊形式進行木制家具的雕刻。1971年,我又進入工藝廠系統學習了三年,成為第一批學徒之一。至今已經從事這個行業五十多年了,兄長的木雕作品技藝精湛,我受到他的影響,自然而然走上了這條道路,并且堅持至今。
Q2:很多學徒最後都沒有繼續從事木雕工作,您覺得原因是什麼?
姚克信:确實有些學徒從小就跟着我學習,但後來他們考上了證書,從事了待遇更好的工作,就離開了這個行業。相比其他行業,木雕這行更辛苦,也更講究技術和耐心。它對手藝要求非常高,不是學個一兩年就能掌握的,甚至學了七八年,也未必能真正入門。做木雕不是靠表面功夫,而是要腳踏實地地沉下心來鑽研,才能真正做得好。
Q3:如今木雕行業在發展方向上有哪些新的趨勢?您如何看待這種變化?
姚克信:目前行業逐漸向數控技術方向發展,先由數控機雕刻出基礎輪廓,再由手工進行精修。我早在1987年在東莞家私廠制作出口産品時就接觸到這種方式。這種技術既有利也有弊。好處是提升效率;但弊端在于手工部分被壓縮,外行人會誤以為成品都是機器制作的,從而忽視了人工的價值。事實上,純機械雕刻的作品會失去手工雕刻帶給作品獨有的靈氣。
Q4:您覺得大學生實踐對木雕傳承有何幫助?未來有哪些可行推廣方式?
姚克信:大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對潮陽木雕的傳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接觸并了解這門傳統技藝。我也希望将來能像剪紙一樣,把木雕帶進校園,通過設立興趣課堂、組織“木雕文化走進校園”活動等形式,吸引更多人參與。但木雕并不容易上手,需要長期沉澱和專注投入。木雕的工具複雜,操作精細,任何一個失誤都可能導緻整塊木料報廢,不像泥塑那樣容易修補。這些特點使得木雕的傳承更需要耐心和責任感,從而導緻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
本次訪談,讓我們對潮陽木雕有了全新的認知。它不僅是刻刀與木材交融的藝術,更是潮汕文化的生動體現,凝聚着世代匠人的智慧與匠心。從姚克信師傅的講述中,我們深刻體會到,非遺傳承不僅需要恪守傳統工藝的精髓,更要以創新的思維賦予其時代活力,讓古老技藝在當代綻放光彩。未來,期待更多人關注潮陽木雕,攜手守護這份獨特的文化瑰寶。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地址:十一号教學樓201 電話:020-39729794